(巴生26日讯)记者无需对日常工作中使用人工智能(AI)技术感到愧疚,只要将其作为辅助工具而非降低工作质量的捷径即可。
Astro Awani社交媒体总编辑希拉阿兹米说,使用人工智能已成为常态,并且日益成为新闻编辑室的必需品,但记者必须谨慎,切勿完全依赖它。
“只要我们不把人工智能用于偷懒,就无需感到内疚。问题在于,当技术让工作变得更容易时,我们往往只会‘复制粘贴’。”
“人工智能应该被视为一种工具,它能帮助记者在不忽略专业编辑流程的前提下,变得更加富有创造力、更加严谨细致。”
希拉阿兹米昨天在温德姆酒店出席由雪兰莪媒体有限公司(Media Selangor)主办的“人工智能(AI)与媒体论坛:挑战与机遇的新视角”时说,人工智能的使用应遵循三个合乎伦理的阶段,即信息搜索或初步研究、撰写草稿以及重新评估信息的理解性和清晰度。
“任何技术,包括人工智能,都只是一种工具。记者仍然需要思考、评估和核实事实。永远不要把所有工作都交给人工智能。”
他提醒大家,虽然科技可以加快工作流程,但记者作为人类,其解读、评估和核实信息的作用是无法被取代的。
“如果人工智能真的能够完全取代记者的工作,那么5年后,记者这个职位可能就不复存在了,只剩下编辑。然而,事实核查和编辑决策仍然需要人类的参与。”
此次论坛吸引来自各个机构的100多名参与者,旨在增进对人工智能技术在官方传播中作用的理解,并提升制作更准确、更具创意和响应性的内容的能力,以满足州政府的信息发布需求。
这场为时两小时的分享会还邀请了马来西亚科学大学人工智能与网络安全卓越中心(AICS)主任莫哈末依蕯教授,以及雪州媒体理事会创创人之一拉兹拉萨组成专家小组进行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