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阿南12日讯)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速发展,常引发社会对其在未来就业及人类创造力中角色的争议。
不过,《雪兰莪媒体》高级编辑莫哈末凯鲁尼占认为,公众毋须因人工智能的崛起而感到不安。
他强调,人工智能并非威胁,而是当今数码时代赋能人类潜能的契机。
“人工智能并非威胁,社会无需恐惧,而应学会与人工智能共存。”

莫哈末凯鲁尼占昨日在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UPM)沙登院校出席“社交媒体最大化——趋势、安全与伦理使用”研讨会说,人工智能将取代人类的观点既不准确又被夸大了。
“许多人认为人工智能能够取代人类,但这不会发生,至少在我们有生之年不会。”
他解释说,人工智能的进步为提高效率和生产力开辟了新的空间。
“随着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可以加强人类的潜能。”
他也强调,任何技术如果被滥用都存在风险。

在谈到创意产业时,莫哈末凯鲁尼占承认,如果人工智能完全取代人工操作,可能会影响人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如果人工智能被用来取代人类手动完成的创意流程,就会影响人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他认为,这项技术实际上在改进日常工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为人们腾出更多时间专注于需要更高创造力的工作。
“人工智能有助于改进日常工作并提高创造力,因为它节省了执行日常事务的时间。”
同时,莫哈末凯鲁尼占强调,尽管人工智能不断发展,但它仍然存在自身的局限性。
“无论人工智能技术在帮助人类生活方面多么先进,它仍然无法取代人类在创意工作或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此外,《雪兰莪媒体》企业传播主管马哈狄说,举办此类以技术为基础的项目有助于加强与高等院校的联系。
“这个项目能够加强与雪州高等教育机构的联系,而且实施得当,非常适合年轻人。”
他表示,该项目成功吸引了近百名学生参与,为《雪兰莪媒体》实现了令人自豪的目标。
“人工智能非常好,它不是用来取代人类的,而是用来帮助我们产生新的想法。不要害怕探索这项技术的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