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8日讯)马来西亚今日正式将东盟轮值主席国职权移交予菲律宾,标志着我国为期一年的主席国任期圆满结束。
马来西亚在担任轮值主席国期间,以“包容与永续”为主题,举办逾300场会议,推动多项关键倡议,以加强东盟团结、深化区域合作,并提升东盟的韧性。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将象征东盟主席国木槌移交给菲律宾总统小马可斯,标志着领导权正式移交,为菲律宾在2026年接任东盟主席国铺路。
他在致闭幕词时对此深感自豪,并表示这一年展现我国对团结、耐心与稳健领导的坚定承诺。
他说,东盟的成功不仅取决于签署的文件数量,更取决于其以耐心行事、默默建设,并在外部变动中坚守核心的自律精神。
闭幕仪式以奏响东盟主题歌作为开场,随后播放一段5分钟的视频,展示大马作为2025年东盟主席国的主要成果与倡议。
安华坦言,并非所有危机都能在一次的轮值主席任期,甚至在一代人之内解决,但唯有坚持不懈才能实现进步,让本区域更接近希望与公义。
“有些危机仍将持续存在,有些生命依旧笼罩在恐惧与匮乏之中。然而,历史鲜少飞跃前进,它缓慢弯折,由那些不向绝望低头的人,凭着他们的意志、努力与坚韧,一步一履的前行。”
马来西亚于2024年接替寮国担任轮值主席国,在任期内致力推动东盟的团结、包容与可持续发展。
东帝汶成为东盟第11个成员国,以及柬埔寨与泰国签署吉隆坡和平协议,是马来西亚在任期内取得的两项历史性里程碑。
此外,东盟于今年5月举行的第46届东盟峰会上通过题为“东盟2045:我们的共同未来“的吉隆坡宣言,标志着东盟致力构建具韧性、创新、活力和以人为本的区域共同体的重要里程碑。
马来西亚也主办首届东盟-海湾合作委员会(GCC)-中国峰会,第2届东盟-海合会峰会,以扩大在贸易、投资及永续发展领域的合作,这契合东盟在印太经济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愿景。
这是马来西亚自1967年东盟成立以来,第5次出任东盟轮值主席国,之前分别在1977年、1997年、2005年及2015年履行主席国职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