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手势和面部表情,在著名手语翻译员陈丽美(Tan Lee Bee)的诠释下,无需任何声音,便能翻译成一种语言。
她即将在吉隆坡会展中心举行的第47届东盟峰会及相关会议上创造属于自己的历史。
64岁的陈丽美以表情丰富的电视新闻播报员而闻名。这一次,她受委托成为本区域最高层外交舞台的官方手语翻译,这对他45年的手语翻译生涯来说是一项莫大的荣誉。
“我将在东盟峰会的开幕式(10月26日)和闭幕式(10月28日)期间履行职责,这让我兴奋不已,这还是我第一次为一项有来自世界各地具有影响力的国家领袖出席的活动服务,这将是非凡的经历。”
陈丽美接受《马新社》访问时指出,马来西亚今年展现了独特的特色,因为不仅仅是东盟峰会的轮值主席国,还打破传统成为首个将手语带上最高外交舞台的东盟国家。
“这项倡议是去年7月举行的东盟外长会议(AMM)期间首次提出,并获得外国代表团的广泛赞扬,他们认为这一举措象征着马来西亚对“包容与可持续”原则的坚定承诺,也与马来西亚今年担任东盟主席国的主题相呼应。”
为了确保每一个手语动作都准确无误,陈丽美做了充分的准备,包括研究东盟各国领袖的演讲录像,并参考多种资料来源,以使她的表达方式与原意相符。
“手语并不像《牛津词典》内容丰富。我必须理解语境,包括通过 YouTube 研究东盟领袖们的演讲风格。”
她也坦言,自己使用了人工智能(AI)技术,如ChatGPT来分析语境并寻找某些术语最合适的翻译方式。
陈丽美在1986年加入国营电视台,当时她负责在《早安,马来西亚》节目中担任手语翻译员。《早安,马来西亚》节目是国内第一个早晨节目,为让聋哑观众能了解节目中的新闻内容,制作单位决定加插手语翻译。陈丽美当年也在雪州聋哑儿童学校执教。
陈丽美来自柔佛州拉美士一个11兄弟姐妹的大家庭,父母育有9名女儿和2名儿子,父亲是华小校长,母亲是割胶工友。陈丽美本身并不是听障或聋哑人士,由于她的一名妹妹是聋哑人士,父母亲非常伤心无法与妹妹沟通,让她立志要学好手语,就为了让家人能和妹妹交流。
在1994年,她更创下纪录,成为马来西亚首位获得法院认证的手语翻译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