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阿南23日讯)随着汽车数量逐年攀升,被遗弃的废车正悄然累积,成为影响环境卫生与市容管理的“隐形垃圾”。然而,在多数人眼中毫无价值的废车,其实蕴藏丰富的可回收资源,只要妥善处理也能“变废为宝”。
为解决废车堆积问题,加影市议会(MPKj)于2021年率先落实汽车寿命终止(End-of-Life Vehicle,ELV)政策,将拖走的废弃车辆交由获得环境局授权的公司进行报废与分解,确保过程合法并符合环保规范。
位于加影工艺城的Car Medic有限公司是国内首批获得环境局认证的授权汽车处理设施(AATF)之一,自2020年成立以来,采用环保处理流程系统拆解废车,并将零件进行回收再利用或妥善处理,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一辆废车,竟藏几十种可回收资源
许多人认为报废车辆只剩下一堆铁,但事实上,一辆废车可拆出的可回收资源多达数十种,包括:
· 金属:钢、铝、铜
塑料:保险杠、仪表板、油箱、装饰件
玻璃:挡风镜、车窗
橡胶:轮胎、皮带
油液:引擎油、刹车油、变速箱油、冷却液
电池与电子设备:铅酸电池、控制模块、传感器
这些部件经过处理后,可成为工业再生原料或被重新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同时推动汽车回收产业链的发展。

环保标准严格 一滴油也不能漏!
《雪兰莪媒体》走访Car Medic车厂时发现,该厂作业流程井然有序,地面干净无油渍,所有报废车整齐排列,显示该公司实施标准化环保流程。
厂方强调,只要地面出现一滴油,必须立刻清理。
报废车进入处理程序后,必须完成七个作业步骤:
1. 车辆身份审核,确保合法报废
2. 去污染处理:抽出所有危险液体
3. 回收冷媒气体(CFCs/HFCs),避免破坏臭氧层
4. 拆除可再利用零件并分类贴标
5. 轮胎与轮辋分离
6. 大型拆解机进行结构拆除
7. 金属与油污残渣分离处理

环保又合法 让车主“放心”报废
Car Medic有限公司经理官建兴与官宙维受访时表示,公司作为合法的环保汽车报废中心,每一辆进入处理的废车,都会依法完成销程序与报废认证。
“我们采用自动去污系统,可在10分钟完成废液抽取,再由员工手动拆除零件,约20分钟完成初步拆解。”
他说,在完成基本零件拆卸后,车辆将交由大型拆解机进行全面拆解,确保整体报废流程安全、高效且环保。
“所有程序完成后,我们会发出正式报废证明(Certificate of Destruction),保障车主权益。”
他们也强调,公司执行的报废流程符合欧洲ELV环保标准,不会造成土壤或河流污染。

日均处理30辆废车
废车越堆越高的情况紧迫,与时间赛跑的Car Medic日均处理至少30辆废车。
官建兴和官宙维指出,雪州人口密度高、汽车数量多,废车问题也日渐严重。如果不及时处理,不仅占用大量社区停车空间,也影响市容。
“我们目前在雪州与加影市议会合作,同时希望把此模式推广至全雪州,欢迎与其他地方政府合作,加速清理废车,改善社区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