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阿南20日讯)二十四节令鼓精英赛将从2026年起列为马来西亚教育部的年度官方活动及比赛,为已有37年历史的二十四节令鼓掀开重要里程碑。
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在脸书发帖表示,该部周日选择在南方大学学院《柔佛鼓乡、铿锵南方》公演开幕典礼,即二十四节令鼓发源地—新山,作出这项历史性宣布。
“二十四节令鼓创办人陈再籓今年5月曾与我联系,提及有关二十四节令鼓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提呈申列人类非遗事项,而官方的认可是重要的一环。”
他说,经过数个月的讨论和资料呈献,教育部正式于10月6日核准二十四节令鼓精英赛作为教育部常年官方活动及比赛,这对节令鼓在未来的推动深具意义。
“二十四节令鼓属于马来西亚重要的文化遗产,由陈再籓与已故陈徽崇于1988年共同创作,在国内生根、全世界遍地开花。二十四节令鼓的鼓迹已经踏遍中国、新加坡、泰国、印尼、美国、英国、汶莱、澳洲、甚至非洲等国家,是马来西亚的骄傲。”

发展更体制化系统化
黄家和表示,二十四节令鼓获得教育部奠定官方地位过后,意味着往后的发展将体制化、制度化和系统化,在各源流校园的推动、鼓队的成立、各族学生的参与,将有更大的定位和空间。
“在经过近两个月的资料收集,全国校园目前共有341支节令鼓队,参与的在籍学生超过1万5000人。”
他说,二十四节令鼓的推动除了比赛切磋外,也包括了全国教师培训、教练认证、素质监管,其中在二十四节令鼓协会的配合下,全国教师培训研讨会已经来到了第3站(新山),并会继续在全国各地推动。
“在与陈再籓老师团队的配合下,过去两站的全国教师培训研讨会获得踊跃反应,当中更有国小和淡小的老师要求协助成立节令鼓队。”
他说,鼓是来自广州、书法来自中国,而二十四节令鼓的创始属于马来西亚,教育部的官方定位将让节令鼓在各源流学校推动,而在未来能够凸显的是,节令鼓在马来西亚获得各族学生的参与。
“教育部也会拨款10万令吉在各源流学校推动节令鼓的发展。其中,受惠的学校包括5所华小、1所华中、1所独中、两所国小、以及1所淡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