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3日讯)雪兰莪伊斯兰及创意文化行政议员法米亚呼吁国内航空业者整合业务并迁移至雪州航空工业园(Selangor Aerospace Park,SAP),以打造更完整且高效的产业生态体系。
法米亚于10月9日在吉隆坡会展中心出席“物联网工业园区计划(IEIP)”推介礼后指出,此举不仅有助于简化运营流程,也将推动雪州迈向区域航空枢纽的目标。
“雪州航空工业园将形成一个完整的航空制造支援生态,从最小的螺丝零件,到大型机翼组件,都能在同一园区内生产。这类生产涉及测试、认证和组装流程,必须在高度协作的产业链中完成。”
他说,雪州航空工业园的核心,就是要建立如此的完善生态体系。

法米亚透露,目前已有一家重要企业——通用电气航空(GE Aerospace)正式入驻雪州航空工业园,州政府也积极邀请更多业者加入。
“若业者能集中在靠近吉隆坡国际机场(KLIA)的区域,不仅更便于进行飞行测试,也能提升零件运输与组装效率,为发展民航科技提供坚实基础。”
然而,他坦言,尽管雪州目前占全国约65%的航空产业生态,但整体布局仍显分散,需要整合以提升竞争力。
法米亚指出,东盟未来具备发展民用飞机项目的潜力,可借鉴欧洲空中巴士(Airbus)的跨国合作模式。
他以空中巴士为例,指机翼在英国制造、机身在德国、垂直尾翼在西班牙生产,最终再运至法国进行总装。如果东盟要推动类似计划,就必须具备资金,以及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共识。
他强调,补贴政策是空中巴士能与波音(Boeing)抗衡的关键因素之一,东盟国家必须展现类似的政治决心,才能推动区域航空合作计划成真。
不过,法米亚指出,在谈区域级合作之前,马来西亚和雪州必须首先建立扎实的零部件设计与制造能力。
“我们不能只参考空中巴士和波音,也应该放眼中国与俄罗斯。如果我们能为空中巴士生产螺丝零件,为何不能为中国商飞(COMAC)或俄罗斯苏霍伊航空集团(Sukhoi)生产零件?这当中蕴藏巨大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