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阿南29日讯)家庭是国内食物浪费的最大来源,占每日丢弃1万7000吨食物的38.2%,马来西亚世界宣明会就此呼吁国人善用政府提供的 100令吉慈悯基本援助金(SARA),以应对日益严重的食物浪费问题。
大马世界宣明会今日发文告指出,国立大学(UKM)一项研究显示,全球在2022年所浪费的食物重量达10.5亿万吨,等于把3500座双峰塔叠起来的重量。而在大马,人民每天丢弃的逾万吨食物中,近四分之一仍可安全食用,足以提供300万人的一日三餐所需。
大马世界宣明会医疗保健与营养专员洪正峰指出,食物浪费不仅是单纯扔掉剩饭剩菜,而且此行为还对经济、环境和粮食安全构成三重威胁。
“食物浪费产生了全球8%至10%的温室气体排放,同时也浪费了用于生产、运输和准备食物的资源,如土地、水源、能源和劳动力。”
食物变质·欠新鲜致浪费
他说,许多人误以为酒店和自助餐是罪魁祸首,但食物浪费的最大源头来自家庭。
他说,UKM的一项调查显示,家庭占全国食物浪费的38.2%,超越了酒店、餐馆或巴刹;其中,早市和夜市占24.5%,美食中心和餐馆占23.4%,酒店则占6.9%。
“此外,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UPM)的研究人员也发现,所有家庭食物浪费中,有一半是由于食物变质和不再新鲜所致。家庭可以通过规划膳食、只购买所需份量以及将大包装食品分装成小份量,节省日常开销。”
他说,大马世界宣明会的Eat Right to Play Right计划,教导居住在人民组屋(PPR)的家长,依据《2020年马来西亚食物金字塔》规划菜单、正确分配餐食份量,以及安全储存食物,从中减少浪费并降低日常食品开销。

洪正峰强调,饮食习惯也很重要,米饭、面条和米粉占了餐盘浪费的近75%,而大马人民本已摄取不足的蔬菜,也常常丢弃蔬菜。
他说,《2023年全国健康与发病率调查报告》发现,高达95.1%的成年人没有摄取足够的水果和蔬菜。
“此举反映了国人不良的饮食习惯,同时导致了不必要的食物浪费。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就是按需饮食,并遵循专家所建议的摄取量。这有助于家庭节省开支,并降低肥胖及相关健康问题的风险。”
善用资源打破贫困循环
洪正峰表示,减少食物浪费是建立可持续粮食体系的关键,它将在不损害经济、环境或社会公平的情况下,为所有人提供营养和粮食安全。
“大马世界宣明会的经验表明,当家庭具备管理食物资源的知识和技能时,他们可以将节省下来的钱用于教育等必需品,从而帮助打破贫困的循环。”
他表示,政府近期宣布向18岁以上的公民发放100令吉的慈悯基本援助金,尽管国人对这项援助金的反应各不相同,但若要确保这笔援助金至少能多发挥25%的效益,其关键就在于防止食物浪费。
“在我们使用SARA援助金时,应谨记‘防止浪费与寻找优惠商品同样重要’,通过防止浪费而省下的一令吉,就等同于我们为家庭赚回了一令吉,有责任地购物、烹饪和饮食时,不仅可滋养自己,更为马来西亚未来的可持续粮食系统做出贡献。”
善用100令吉减少浪费的小贴士:
购物前先规划:列出购物清单,并严格按照清单购买。
2. 精明储存:遵循“先进先出”原则,并使用正确的储存方法。
3. 控制好份量:在外用餐时少点米饭或面食,并把蔬菜吃完。
4. 查看保质期标签: “此日期前使用”(Use by)关乎食品安全,过期后必须丢弃;“此日期前最佳”(Best before)则关乎食品品质,如果食物的外观、气味和味道都正常,通常仍可安全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