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垃圾量激增·回收率偏低 专家警告:大马陷垃圾危机!

2025-09-12, 凌晨 3:00
垃圾量激增·回收率偏低  专家警告:大马陷垃圾危机!
垃圾量激增·回收率偏低  专家警告:大马陷垃圾危机!

(莎阿南12日讯)在垃圾管理领域深耕23年的达鲁益山垃圾管理有限公司(KDEBWM)警告,我国垃圾处理体系濒临崩溃,唯有立即行动并改变国人习惯,才能扭转这场危机。

KDEBWM运营总经理依德利斯莫哈末尤索夫在接受《雪兰莪媒体》专访时指出,我国的垃圾金字塔呈现“倒置”状态,大部分垃圾直接送往土埋场,只有极少部分被回收利用。

“这是我们正面临的核心问题,而这种做法无法实现可持续性。”

他警告,若持续依赖土埋场,不仅带来庞大的财政压力,更会导致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甚至造成大片土地在未来数年无法使用。

KDEBWM目前负责管理全雪兰莪州的垃圾处理体系。数据显示,每日收集的垃圾量已从2016年的6500吨,飙升至2024年的近1万吨,累计在不到10年内产生逾3000万吨垃圾。

依德利斯说,预计到2027年,随着巴生、八打灵再也、加影和安邦再也等地区的快速城市化,每日垃圾量将增至1万800吨。

“单纯依靠开放更多土埋场的做法早已过时,唯一出路是颠覆现有层级结构,即先推动垃圾回收,再进行能源回收,从源头减少进入土埋场的垃圾量。”

国人须改变心态.垃圾回收为上策

依德利斯强调,技术本身无法根治问题,首要任务是改变国人看待与处理垃圾的心态。

他提到,印尼泗水的经验值得借鉴:当地政府透过给予居民小额奖励,鼓励垃圾分类,逐渐培育起全民回收的习惯。居民可将分类后的可回收垃圾存入“重量账户”,待余额累积后可兑换现金。

“对印尼人来说,一个价值10仙的空瓶都意义非凡,但在本地,人们却毫不在意。”

此外,泗水当局还在贝诺沃(Benowo)兴建全国首个、也是规模最大的废料再生能源厂(WTE),每日可处理约1000吨混合垃圾,并通过焚烧与气化发电。该厂自2015年起利用垃圾填埋气发电,并于2021年扩展至垃圾焚化发电。

“我国应复制这种激励模式,并建立完善的垃圾循环经济,同时辅以强而有力的环保法规与执法。”

“这就是为何三方都如此重要,包括作为垃圾生产者的普罗大众,负责收集垃圾的KDEB,以及扮演执法单位的地方政府。”

他强调,垃圾管理必须由三方共同承担:普罗大众(垃圾生产者)、KDEB(垃圾收集者)及地方政府(执法者)。

“垃圾收集与管理单位往往承受最大压力,但真正的问题根源在于国人的生活习惯。”

再生能源厂为长期方案

依德利斯指出,要应对日益激增的垃圾量,废料再生能源厂是最可行且有效的长期解决方案。

“预计坐落在万挠和而揽的再生能源厂,将有助雪州应对垃圾量激增的危机。”

他说,万挠的苏丹伊德利斯沙绿色能源厂(Sisgep)由KDEB与杨忠礼发电私人有限公司(YTL Power Generation Sdn Bhd)合资兴建,总投资额45亿令吉,采用移动炉排技术,每日可处理2400吨垃圾。

“该项目目标是协助土埋场减少90%的垃圾量,并生产58兆瓦可再生电力,同时在建设期间创造逾1500个就业机会,以及超过100个长期岗位。”

他说,该项目还纳入循环经济思维,例如将底灰和飞灰用作YTL霹雳厂的水泥原料,所有废水亦在厂内处理和回收,以落实“零排放”政策。

“这是闭环方式,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并最大化回收与能源再生。”

资金短缺成最大障碍

尽管规划已逐步落实,依德利斯坦言最大挑战在于资金不足。KDEB长期奉行“以最少资源做最多事”的原则,通过交叉补贴,即以莎阿南市政厅(MBSA)等高收入区的收费,支撑沙白安南等郊区的运作。

“KDEB年度预算为5亿5000万令吉,每日收集逾7300吨垃圾;相比之下,规模更大的阿南弗拉(Alam Flora)在中央合约下仅收集约4000吨。”

然而,他指出,地方政府往往拒绝公司所提呈的实际预算,“他们常直接说:‘这是我们的预算,你要不要接受?’”

目前,KDEB的垃圾处理费用为每吨约7至8令吉,而其他特许公司可收取14至15令吉。

他强调,这种资金缺口严重限制公司在绿色方案与社区项目上的投资。若2007年固体废料管理及公共清洁法令(672法令)获批准,KDEB即可获得中央拨款,从而进一步扩大回收与绿色发展规模。

关于我们

Media Selangor Sdn Bhd 是雪兰莪州务大臣机构(MBI)的子公司,作为州政府的媒体机构发挥作用。除了 Selangorkini 门户网站和 SelangorTV 之外,该公司还出版中文、淡米尔文和英文的门户网站和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