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蔡琦淮
摄影:NUR ADIBAH AHMAD IZAM/MEDIA SELANGOR
(吉隆坡26日讯)在国家博物馆的展厅里,锣鼓声与戏服色彩交织,粤剧展让观众仿佛走入一段流动的文化记忆。对戏迷来说,这是难得的近距离接触;对年轻人而言,则是一次探索传统艺术的契机。
许多人都相信,这门流传百年的传统艺术,不应只是“老一辈的回忆”,更值得年轻一代去接触、发现与传承。
此次以“一场相遇,一场回忆”为主题的展览由国家博物馆主办、马来西亚八和会馆协办,展期自7月8日至9月8日,馆方预计观展人次可突破10万。


观展如解“戏瘾”
24岁的张女士 表示,她从小受母亲影响而接触粤剧,今次是通过脸书得知国家博物馆举办展览与演出,特地陪母亲前来观赏,满足“戏瘾”。
“本地粤剧演出平台并不多,经常需要到外州才有机会观看。此次团结部与国家博物馆合作举办展览和演出,别具意义,不仅让更多人认识中华文化,也能促进不同族群之间的交流与团结。”

她说,粤剧流传百余年,保留了完整的故事叙事方式与独特妆容特色。母亲常向她解释角色造型与动作背后的含义,她发现同龄朋友里也有人喜欢粤剧,但往往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或找到同伴一同观赏。
“我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相关单位和团体携手推广粤剧,不仅给老一辈戏迷舞台,也让年轻人能更容易接触与欣赏,让这门艺术在本地继续发扬光大。”
值得年轻一代挖掘
22岁的大学生李婉绮则表示,粤剧在大马年轻一代当中相对冷门,因此她与同学决定将其作为毕业制作的主题。
“我们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国家博物馆举办粤剧展览,且难得有粤剧演出登上博物馆舞台,这对我们来说是极好的拍摄与学习机会,也希望通过作品让更多人感受粤剧的独特魅力。”
她认为,粤剧是一项非常值得后代传承的文化,不论是乐器演奏、演员妆容、服饰还是表演,都展现出这门艺术的独特美感。

“国家博物馆作为国内外游客的重要地标,举办粤剧展览更具意义,让更多人发现这项‘夕阳文化’背后的艺术价值与深厚底蕴。”
对她而言,粤剧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色彩与舞台表现力。
“演员化妆与换装后,整个人就像与角色融为一体,那份全情投入与敬业精神令人肃然起敬。这种震撼与感动,非常值得被更多人认识与体验。”
